网站为成考交流网,主要为考生提供云南成考报名时间、报名入口和报名费等成考有关问题的资讯服务,网站内容请自行判断正确性,官方信息以云南省招生考试网为准。网站地图

云南成考网
云南成考网

地区: 昆明成考 曲靖成考 玉溪成考 昭通成考 丽江成考 普洱成考 保山成考 临沧成考 楚雄成考 红河成考 迪庆成考 文山成考 西双版纳成考 大理成考 德宏成考 怒江成考

2021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考前知识总结(医学类)

文章来源: 云南成考网 发布时间: 2021-06-18 16:35 作者: 浏览次数: 526
函授本科以及云南专升本、云南远程教育等相关资讯,给考生介绍适合考生的报考计划,提供给考生全面的、适合考生的成考网

  2021年成考专升本考前知识总结

  内部资料,切勿外传!

  成考政治通关知识点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性、物质是世界本原、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的派生物。

  (2)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性、意识是世界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

  5.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可知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2)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世界是不能被认识的或不能被彻底认识。

  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运动、联系、矛盾观点

  (2)形而上学:静止、孤立、否认矛盾观点

  7.唯物主义三个历史形态:

  ①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③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高形态)

  8.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

  ②客观唯心主义:某种客观精神先于物质存在

  9.哲学的特性:

  ①时代性②民族性③阶级性

  10.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3.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①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②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14.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共同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前者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后者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15.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根本特点)。第二,普遍性。

  16.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17.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18.意识从本质上: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9.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0.意识的能动性(即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建造房屋与蜜蜂建造蜂房)。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21.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意识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22.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3.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24.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2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6.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27.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

  28.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29.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30.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在一定情况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1.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32.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1)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3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3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5.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36.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37.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38.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9.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40.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1)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2)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

  (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1.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

  42.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事物的内容是活跃易变的,而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第一,内容决定形式。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

  43.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44.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45.实践的三个特征:客观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46.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

  47.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与认识在实践中发生是一致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8.感性形式产生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形式产生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49.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第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50.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

  51.第二次飞跃要比第一次飞跃就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①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②使认识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52.认识和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这是真理最根本的规定性。

  53.真理的属性

  (1)客观性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2)绝对性

  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3)相对性

  ①从广度上看,需要进一步扩展;②从深度上看,有待于深化。

  54.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55.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1)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3)不否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

  56.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57.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区分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

  58.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

  (1)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地理环境。

  表现:①对生产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②对军事政治影响。

  (2)人口因素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制约且影响社会发展。

  表现:①一定数量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前提②人口状况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

  (3)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59.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6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61.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6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3)产品的分配方式。

  63.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是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64.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但内容相同。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主导地位)、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6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66.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7.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来划分阶级。

  68.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制度(社会形态)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69.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①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

  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②社会革命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社会改革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

  ③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70.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71.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7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关键

  73.从量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从质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

  74.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75.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

  76.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7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78.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条件: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当时时代主题:战争和革命

  (2)理论指导: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国情。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4)实践基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

  79.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80.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关于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8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82.十五大(1997年):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并写入党章;

  83.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4.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5.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86.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87.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88.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8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90.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评价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91.三个代表的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2.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93.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94.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95.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9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

  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97.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

  98.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9.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的国情(中国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0.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领导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革命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和

  指导理论,都从根本上有别于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1.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02.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1)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因而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2)封建主义。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也是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3)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0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它是中国演变为半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因此,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

  (2)农民阶级。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

  (3)城市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4)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斗争性和软弱性。

  10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105.中国工人阶级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其特点:

  (1)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

  (2)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他们和农民结成工农联盟,增加无穷的革命力量。

  (3)三是中国工人阶级人数虽不多,但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和一些大中型企业,便于团结起来进行有组织的革命斗争。

  106.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

  (1)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部分;

  (2)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3)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4)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107.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108.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3)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109.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10.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我国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3)五种经济成分: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②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渡)、③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⑤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过渡)三种主要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新民主主义社会前途——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1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提出时间: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

  (2)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主体);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

  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三个阶段。

  11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和平赎买的方法;

  11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①低级阶段: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②高级形式:公私合营

  115.私营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这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

  116.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

  我国初步确立。

  117.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1)提出必须根据中国情况来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根本思想,标志着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18.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系统了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1)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社会矛盾性质(在政治上的划分方式)

  ①敌我矛盾——对抗性——专政

  ②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民主方式

  119.“一国两制”构想

  基本内容:坚持一个中国(核心与基础);

  两制并存: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制度;高度自治;和平

  统一的同时不承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12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①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

  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⑤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12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①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122.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2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12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八个明确”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在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3)“中特”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坚定

  “四个自信”;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特”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特”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世界一流人民军队;

  (7)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8)“中特”最本质特征与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立即提交

2024年考试时间安排(预计)

高起点 10月19日 10月20日
语文 外语
数学(文) 史地(文)
数学(理) 理化(理)
专升本 10月29日 10月30日
政治 专业课
外语 详细>>

网上报名